院所文化

一脉相传 继往开来——记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混凝土及结构工程研究所负责人黄沙

2014-08-22


  曹操有云“神龟虽寿,猷有竟时。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诗歌内蕴有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,深刻地表达了老当益壮、锐意进取的精神。所谓,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,无论到了什么年纪、处于什么一种状态,即使到了晚年,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,一种对宏伟理想的追求永不会停息!
  就在我们身边,有那么一群“龟虽寿”,到了天命之年任然奋勇的坚持在工作一线,他们都在坚持着什么?他们又为何而如此坚持?
  黄沙同志今年53岁,2013年院部新成立混凝土研究所,黄沙同志担任负责人主管混凝土行业技术服务。混凝土研究所成立之初仅有6个人,4张桌椅,没有办公实验室,没有成熟的市场。面对领导给予的期望和想干一番事业的决心,黄沙同志开始招兵买马,组建团队,开着自己的车穿梭于省内各处搅拌站企业寻求服务合作机会。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,黄沙团队带来的总技术服务费用超过混凝土研究所总收入的60%(近500万元),团队人数增长到17人,具有13个受控管理的服务企业,17个稳定咨询业务企业,所服务的搅拌站分布于省内南昌、萍乡、鹰潭、赣州、吉安等多个地区。
  平时我们很难留心到他,一个瘦瘦小小的老同志总是和蔼可亲,总是对谁都笑一笑,总是非常低调,话也不是很多,也很难在院里或者办公室里看到他。因为他都忙于穿梭在各个技术服务企业之间,穿梭在各个事故出发现场,穿梭在辛劳的工作岗位上。
  吉安博特和乐平锦溪两家商砼公司是黄沙同志的骄傲,在刚接手这两家搅拌站的时候,这两家搅拌站都面临巨大的经营困难。12年12月的冬天,吉安博特商砼的城南水坝项目需要浇筑“抛石混凝土”,该混凝土需要大面积浇筑,且没有任何钢筋支护,极易造成混凝土开裂,该商砼企业来向黄沙同志求援,黄沙同志为了拿下这家商砼企业,通宵守在施工现场指导混凝土浇筑施工,打了漂亮的一仗。如今这两家企业都成为了工信委预拌混凝土的示范企业。与此同时,黄沙同志还积极鼓励商砼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,帮助服务企业提高经验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,真正做到服务企业、服务行业、服务自己热爱的这份职业!
  黄沙同志的服务团队现在已有17个人,大家在短短的一年里不断相识、共事,他们大多都是从外地招聘的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,而且都是之身一人在外地工作,是什么让他们能留下奔波的脚步融入这个团队?也许是一份家的关怀!2014年刚过完春节,刚加入团队的吴忠友匆匆从苏州坐火车赶到南昌,火车凌晨5点多到达南昌,黄沙同志早早就到火车站等候接人,并周密的为他安排好住所,带他熟悉岗位情况和人际关系,让他能够安心、顺心的进入到工作岗位。如今,吴忠友同志已经在团队中混得如鱼得水,这些都离不开黄沙同志对他的关心和帮助,也离不开这个有事可以依靠的集体。
 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的70、80、90,我们本应该是传承的一代,本应该是挑重担的一代,可是在年轻人的身上我却很难看到如这群“龟虽寿”般的进取敬业精神,也难于看到如这群“龟虽寿”般的爱心与热情。我想这是怎么了?也许年轻人有过于繁重的社会压力、有家庭压力、有工作压力,或许我们会说我们哪能有像他们那样的洒脱,那样的胸怀,我们都还自顾不暇。可是我们忘记了,并不是每个人到了天命之年都能有所成,都能有宽阔的胸怀,都还能有如此创业拼搏的精神。我们忘记了,他们也有着种种难于开口的压力和辛苦,但是他们没有怨言也没有借口,而是用他们的肩膀替我们挑起一片梁,替我们搭建起生活和工作的平台。我们时常看到的是宋冬生院长为院里操劳渐白的白发,是刘松柏院长为我们的发展日夜奔波得日渐老去,是陈巧萍书记20年如一日的对工作和职责的一种坚持,是黄沙同志53岁开始创业拼搏的精神。难道我们没有所动吗?
  也许我们曾经被溺爱,习惯了被呵护和照顾,但是他们也慢慢老去,我们还能再等待吗?虽然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工作干得很累、也会有坚持不下去的冲动,当我们很累想退缩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应该传承“龟虽寿”的精神,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巧萍书记的坚持!70、80、90我们不应该再沉默,不应该再冷漠,不应该再等待,更不应该再依靠!我们需要传承60的坚持,传承60的敬业精神,传承60的爱心与奉献,传承60老当益壮不畏前险的飒爽英姿!神龟虽寿,猷有竟时。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


sanjo

电话咨询

0791-85212850

行政工作部

sanjo

微信公众号

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

图片名称

Copyring  © 江西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: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 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何坊西路355号